9月8日,“心理咨詢師職業水平評價規范研制”項目啟動會議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項目組組長傅小蘭主持會議并做主旨講話。心理所黨委書記孫向紅、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韓布新、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馬辛、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前任理事長許燕以及中國心理咨詢師協會籌委會聯合主任武國城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央軍委、國務院部委和人民團體等8個部門派代表參會,連同國內心理學界、精神醫學界的知名專家代表和心理機構的特邀代表,共40余人參加了會議。
2017年9月,根據國務院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以及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整體部署,心理咨詢師退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統考取消后,社會各界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服務技能的熱情依然高漲,市場上出現了數十種打著國際旗號,假冒國家部委和行業學會協會名義的各種心理咨詢師證書項目,給心理學愛好者的選擇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也讓各界對心理咨詢行業深感困惑和憂慮。
2019年10月,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青島聯合舉辦了第一屆心理咨詢師職業發展大會,會上發布了《關于心理咨詢培訓項目和證書的共識聲明》和《青島宣言》,這些文件對引導心理培訓市場和規范心理行業服務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政府授權和行業統一認可的培訓與考試項目,心理咨詢培訓和服務市場的混亂狀況迄今未得到根本的好轉。
隨著社會轉型和新技術革命,各行各業普遍重視心理健康工作;今年新冠疫情中,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的重要性再一次凸顯;加之健康中國行動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不斷推進,都對心理服務人才尤其是能扎根基層的心理服務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各界包括心理學界廣泛呼吁相關部門以及全國性的心理學學術組織和機構承擔起責任,推出一套既符合國家政策要求,又能滿足社會需求、促進心理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的心理咨詢師培訓和水平評價方案。
應人社部主管機構的要求,心理所決定牽頭組織研制“心理咨詢師職業水平評價規范”。今年8月,該項目獲人社部立項。本次項目啟動會,標志著“心理咨詢師職業水平評價規范”研制工作正式啟動。
項目啟動會上,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的領導和專家,繼去年第一屆心理咨詢師職業發展大會后再次匯聚一堂,為心理咨詢行業繪藍圖、謀發展。心理學學術機構和行業組織團結一心,專家學者們在服務心理咨詢行業和心理咨詢師群體上凝聚共識、集中智慧、形成合力。與會領導和專家表示,《規范》的制定既有必要性又有緊迫性,相信在“一所三會”的支持下,經過項目組和各方面專家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圓滿地完成任務,向國家主管部門,向關心心理健康事業的部委和人民團體,向心理咨詢從業者和廣大的心理學愛好者提交一份高質量的答卷。
